产业动态

  Open AI拟在加拿大布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产能。10月8日,据报道,Open AI全球事务首席官Chris Lehane表示,该公司有意在加拿大获取数据中心容量,并宣称能够助力加拿大构建主权人工智能能力。Chris Lehane称,公司已在德国、挪威等国宣布多项举措,涵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或算力采购等方面,目前正在加拿大探索类似合作模式。他透露公司正与加拿大政府官员、公共及私营部门相关方展开磋商,以确定如何为加拿大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提供支持。

  软银集团拟以53.75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10月8日,软银集团称,已与瑞士ABB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以总计53.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BB的机器人业务。软银集团董事长兼CEO孙正义指出,此举旨在打造软银的“下一个前沿”——物理AI(Physical AI),将世界级的技术与人才整合,以推动一场“将人类向前推进的突破性革命”。

  京东物流拟以2.7亿美元从京东集团收购从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京东物流发布公告称,将以2.7亿美元从京东集团收购从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将有助于京东物流加强“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拓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服务组合,补充现有产品矩阵及业务版图,从而使企业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以提升其履约能力、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欧盟发布两项战略加快人工智能应用。欧盟委员会10月8日发布“应用人工智能”和“科学中的人工智能”两项战略,旨在利用AI变革潜力,覆盖医疗与制药、能源、制造、国防和通信等战略领域,并将欧盟定位为AI驱动的科学创新中心。此举旨在加速欧洲工业与科学领域对AI技术的应用。

  微软“冷酷”转型,全面押注人工智能。10月8日,微软公司自2025年5月以来已裁员超过1.5万人,主要波及Azure云、全球销售和工程团队。此次大规模重组被视为微软全面转向人工智能、重新分配资源和人力配置的战略举措,计划向AI项目投资约8000万美元。

  英伟达CEO黄仁勋确认投资xAI,并希望参与马斯克所有涉足领域。英伟达已投资马斯克旗下AI初创公司xAI,投资额达20亿美元,将通过债务和股权结合的方式为xAI的Colossus2超级计算机的GPU提供资金。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与Open AI的合作是首次直接采购,Open AI计划部署的英伟达系统将需要约10吉瓦基础设施。他坦言后悔未更早投资Open AI,并指出OpenAI营收呈指数级增长。

  IBM宣布AI推理加速器Spyre本季度正式商业可用。IBM于10月7日宣布其AI推理加速器Spyre将在本季度正式商业可用,其中z17和Linux ONE5将在10月28日支持Spyre,Power11将在12月初支持。Spyre采用5nm工艺制程,功耗75W,每卡包含32个加速器核心,旨在帮助企业客户在本地部署多模态AI推理负载,同时保持核心数据、交易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AMDCEO苏姿丰确认Instinct MI450加速器将采用2nm制程工艺。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透露,Instinc tMI450显卡加速器将采用台积电2nm先进制程。消息人士进一步解释,MI450将配备台积电N2P制程的XCD加速计算裸晶、N3P制程的AID有源中介层裸晶和MID多媒体I/O裸晶。此举标志着AMD在芯片制程竞赛中迈入新阶段。

  英特尔Panther Lake处理器首发18A工艺,能效和计算性能大幅提升。据报道,英特尔下一代移动平台Panther Lake处理器将首发18A工艺节点,能效相较前代Lunar Lake提升高达30%,在处理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时,图形和中央处理器的计算性能更是获得了高达50%的增长。Panther Lake的性能飞跃核心在于其首发的18A工艺节点。

  三星独家供应苹果首款折叠iPhone OLED面板,预计2026年发布。据报道,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首款折叠iPhone,其7.6英寸内折叠OLED面板初期将由三星显示独家供应。三星显示正在扩建A4生产线,目标在2026年第二季度前将月产能提升至3万片,以确保稳定供货。该折叠iPhone的OLED面板将集成LTPO和CoE技术,以降低功耗并提升亮度。

  高通将收购开源开发板软硬件企业Arduino。高通于10月7日宣布同意收购意大利开源开发板/单板计算机软硬件企业Arduino,该交易尚需监管部门批准。Arduino将保留其独立品牌和生态,并继续支持多种半导体供应商。

  谷歌收购MIT衍生量子计算初创企业Atlantic Quantum。谷歌量子计算部门Google Quantum AI于10月2日宣布完成对MIT衍生量子计算初创企业Atlantic Quantum的收购。Atlantic Quantum专注于开发高度集成的量子计算硬件,其模块化量子芯片堆栈集成技术将帮助谷歌扩展超导量子比特硬件。

政策速递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行动。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设立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从深度看,民营企业是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生力军。一批民营企业先后推出多款性能先进、性价比突出的大模型,解锁了机器人“翻山越岭”“操场赛跑”“载人空翻”等多个高难度任务,有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场景创新。下一步,发改委将在“两重”建设中支持国产算力、模型、语料库发展,加大“两新”政策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国有企业将更多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场景向民营企业开放。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为企业使用算力服务提供补贴,支持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应用中试基地等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应用典型案例。

  山东发布《关于支持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政策由13部门联合出台,含18条措施,聚焦全链条支持产业发展,核心内容围绕四大维度展开:创新策源上,将前沿技术纳入省级科技计划,实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专项行动,攻坚核心技术与设备耗材自主可控;临床转化上,布局3家省级细胞制备中心与CRO/CDMO平台,对一类新药临床试验给予最高3000万元/阶段补贴;产业生态上,打造济青烟产业加速园,通过政府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创新校企人才共育模式;制度供给上,完善审批、伦理、支付等配套机制。政策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双区叠加”试点,依托自贸试验区与未来产业先导区,按“风险分级”原则开展前沿技术转化试点;二是全流程精准赋能,从AI赋能研发到通关“白名单”,覆盖产业全链条;三是多维机制突破,建立伦理审查互认、商业保险保障制度,简化上市许可服务,破解产业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