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金融举措护航产业“新周期”
发布时间:2025-03-05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新一轮产业革命需要与之匹配的金融变革。3月3日,无锡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无锡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关于加强无锡市财政性增信资金管理的通知》等一揽子金融举措发布,同时公布无锡战新基金组建及运营情况,为无锡产业平稳迈入新一轮变革周期护航。
产业革命是科技取得突破后,由资本牵引并激励新技术持续注入产业体系,促使产业形态发生跨越式变革的过程。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然成为地方产业快速从低端竞争切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无锡对资本赋能产业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先后出台加快推进无锡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全力打造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城市,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第一,2024年累计新增上市公司8家,A股上市公司达123家、全国第八。
此次发布的并购重组方案中,目标明晰:到2027年,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细分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总数量不少于60单、交易总规模超600亿元;并购重组机制更加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支撑保障作用发挥明显。支持的领域也很“广泛”:支持上市公司和产业企业并购,支持跨区域乃至跨境并购,支持并购整合本地资源,支持国企通过并购重组向实体化产业化转型……只为同一个目标:为“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做服务。
配套发布的《关于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8条具体政策,则以“真金白银”的奖励补助亮明诚意。如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并购贷款给予1个百分点的贴息支持,最高300万元;上市公司再融资用于并购重组的,最高奖励50万元,成功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最高奖励100万元。
通过合并与收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份额、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各取所需。去年,无锡的资本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共有26家上市公司积极投身并购活动,其中15单并购交易顺利完成,交易金额累计达到27.19亿元。
而相比于并购重组,帮助企业融资则显得更聚焦。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期,省级层面先后优化了“小微贷”“苏科贷”等财政增信政策。此次关于加强无锡市财政性增信资金管理的通知进一步释放相关信号:政府与银行风险共担,为具备发展潜力、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
通知对适用范围、职责分工、业务管理、风险补偿与核销、银行遴选与风险控制、绩效管理与监督作出明确规定。在支持条件上,“专精特新”“高新技术”成为关键词。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普惠贷、专项贷,尤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独角兽企业等,单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作为此次发布的市增信资金项下专业贷产品,新版“锡科贷”也全面提档升级,不光实现企业库、贷款额度的扩容,合作银行也从5家增加至15家左右。相关人士表示:“合作银行遴选将倾向于贷款利率、风险防范等方面有优势的银行,并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把资本力量变成产业推动者,发挥财政资金“信用放大器”作用,无锡在金融创新上十年如一日地“深耕”。
缓解中小企业转贷、续贷过程中的资金困难,防止和化解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2014年设立的中小企业转贷应急资金是无锡扩大融资渠道的典型做法之一。截止到2024年底,转贷应急资金平台已累计为我市11397家企业发放转贷应急资金16476笔,转贷金额达到1183亿元,续贷金额达到1283亿元,为中小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9亿元。
而充分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我市与省合作设立总规模120亿元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未来产业、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4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目前,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政府性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1+3+N+8”的基金管理体系,允许基金管理人跟投,对社会资本给予50%—100%的让利。
从金融“显色度”的高低里能了解到企业“抡起胳膊、大干一场”的欲求。截至2024年末,全市累计办理“锡创融”109.21亿元,发放“人才贴”14.72亿元,共计发放“苏科贷”“锡科贷”103.16亿元,获贷企业1680家;在政银产品的引导作用下,同期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合计达2552.49亿元,同比增长16.5%。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