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无锡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
发布时间:2018-04-25 17:40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489/2017-00182
- 发文日期
- 2018-04-25
- 公开日期
- 2018-04-25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知识产权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 主题
- 科技、教育--知识产权
- 体裁
- 其他
- 关键词
- 知识产权,总结,公开
- 文件下载
- 内容概述
- 二〇一七年无锡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2017年无锡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
无锡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牢牢把握制度保障、创造运用、发展保护和宣传教育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一、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市主题,立足知识产权工作特点,适应新形势、聚焦新产业、面向新经济,积极探索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充分激活知识产权制度引领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基础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锡政办发〔2017〕179号),主要围绕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理念,聚焦知识产权发展的薄弱环节,注重发挥企业创新发展的主体作用,强化政策的系统性、配套性、联动性;在问题导向、市场主导、服务企业、务实管用上精准发力,从激发创造、促进运用、强化保护、提升服务、完善管理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全部内容覆盖了知识产权工作全链条。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政策体系,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和“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2.市司法局会同市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锡司法〔2017〕30号),立足加强公益宣传咨询、选派优秀骨干公证员担任市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团成员、提升公证员知识产权专业素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优化了公证在证明事实、固定证据、预防纠纷、减少争议、化解矛盾的独特职能优势,为知识产权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保护奠定了基础。积极开展“法企同行”活动,举办“蠡湖知识产权法论坛”,推动律师等法律专业人才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二、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围绕提升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优化知识产权质量总体目标,把知识产权创造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专利申请、商标认定、品牌培育、著作权登记和技术标准制订备案等知识产权创造成果蓬勃发展。
1.坚持“数量布局,质量取胜”,专利创造实现新发展。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2252件和2892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到20122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8.5%;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826件,获授权比例达到11.7%。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1件,同比增长23.8%,国际PCT专利申请量376件,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市企业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占全市总量的78.6%和79.3%,企业专利创造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摘获国家专利奖8项、省专利金奖2项、省专利优秀奖7项,评出第十届无锡市专利奖20项。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2.实施“品牌强基”“品牌升级”工程,打造商标品牌战略新格局。利用“互联网+品牌”推动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力度,开展了“锡品荟•网上行”地方特产品牌推广,促进“无锡毫茶”“大浮杨梅”“马山芋头”等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提升。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分行业稳步推进商标培育和认定工作,2017年全市商标新申请30875件,我市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18000件,其中行政认定驰名商标84件、省著名商标650件、市知名商标138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集体商标6件,全市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达到289件。
3.实施“金牌工程”,加速名牌创新发展。推动发明专利与名牌相结合,引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各级名牌,鼓励更多企业自主创新、争创品牌。2017年度全市新增“江苏名牌”69个,总数累计达277个;10个高端制造业品牌、7个日用消费品牌获评首批江苏“双百品牌”,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4.优化版权服务体系,推动著作权登记大幅增长。大力推进作品登记、合同备案、版权质押登记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授权市太湖陶刻研究院和无锡创名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为2个版权作品登记点,推动一般作品免费登记工作;先后有央视国际网络无锡有限公司、宜兴乐人陶艺有限公司和江苏云媒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获批为省版权示范单位,实现我市版权省级示范单位零的突破。2017年,著作权登记达到3518件,同比增长67.1%。
5.探索标准体系改革,培育新兴产业标准新优势。实施“标准化+科技创新”行动,大力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全市新立项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85项,其中新增主导和参与起草物联网、传感器等相关国家、行业标准15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70项;新获批《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准则》等4项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新增国家级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4个,全市总数累计达到76个,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全市共有6313项标准在全国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总数居全省第三。
三、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水平
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积极探索和拓展知识产权价值综合运用的途径与方式,推动知识产权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智力资源向金融资产转化,加速创新成果向经济领域渗透扩散,有力地提升了知识产权运用的综合效益。
1.知识产权与科技金融融合度进一步“扩面、提量”。有序扩大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备案企业规模,先后组织2个批次共151家企业进入贷款企业库,累计入库企业达821家。全年共审核、确认“锡科贷”项目410个,发放贷款12.21亿元,审核、确认“苏科贷”项目62个,发放贷款金额为3.89亿元,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扩大专利质押融资工作覆盖面,全年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项目20项,累计质押贷款6000多万元,惠及企业20多家。推进专利保险试点,全年共办理专利执行险65单,保单保费14万元,保障金额280万元。自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以来,累计办理专利执行险360多单,保障金额近1600万元,专利保险在分散企业创新创业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明显提升。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利用国家、省、市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将专利优势、品牌优势、标准优势及版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市8项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奖,其中发明专利优秀奖6项,外观设计优秀奖2项。21家企业列入市级知识产权战略示范企业计划,推动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有效开展。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共130家企业列入2017年省级贯标。
3.精心打造无锡商标受理窗口,有序推进商标权质权工作。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商标局无锡商标受理窗口于3月1日起正式运行。这一窗口的设立,为无锡及周边地区的申请人提供了就地申请商标注册的渠道,完善了商标品牌发展的全程服务体系。2017年,无锡商标受理窗口共接受商标咨询1500余件,成功受理商标申请1435件。6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复同意无锡市工商局开展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工作,可代商标局受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文件、发放相应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证等相关文件,方便企业就近办理质押手续,为企业通过商标质押进行融资提供了便利。
4.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充分依托国家、省两级扶持政策,引导全国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锡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我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采取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建立高层次战略合作、联合经营等,推动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规范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2017年共有118家专利代理机构在我市备案,其中当年新增8家,从业人员超过800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我市企业的产品出口、服务外包、境外设展、品牌输出、专利评议、海外应诉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充分发挥行政保护时效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实施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行政保护措施,行政执法保护已经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力量。
1.继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闪电”专项行动。全年全市专利“护航”执法检查54次,其中联合执法10次,出动148人次,检查流通领域卖场101家次,检查产品超过7000件,全市立案假冒专利案件784件,结案784件,其中行政处罚6件。开展针对电商平台的“闪电”行动执法检查29次,检查商品超过200批次,查获涉嫌假冒专利商品种类39个,立案查处24个,受理并立案查处电商假冒专利投诉案件67件。全市立案专利侵权纠纷案件50件(其中办理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移交的涉及淘宝网店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8件),结案51件,作出行政裁决11件,行政裁决数首次突破两位数。建立专利违法行为公示制度,案件公示率达到100%。
2.着力提升“正版正货”的社会影响力。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市版权局在全市商贸流通领域大力推进“正版正货”承诺计划,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市级“正版正货”推进计划培育单位35家、省级“正版正货”示范创建街区(商城)12家、省级“正版正货”承诺企业230家,列全省第一。2017年,无锡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单位,无锡广益家居城获批今年第二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家市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居全省前列。
3.商标品牌保护实现常态化。市工商局以民生热点、重大项目和优势产业等领域为重点,着力推进商标品牌保护工作。以服务民生为主题开展专项整治。针对群众投诉热点,开展了“迪士尼”“NEW BALANCE”等涉外商标和“中国黄金”“洋河”等国内高知名度商标专项保护行动,有力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服务企业为主题开展品牌护航。依托苏浙沪、长三角、华东六省一市等区域打假协作网络,开展跨区域联合打假行动,协助“海澜之家”“徐家木业”“雅迪”等本土重点品牌赴九省、市开展打假维权行动36次,端掉制假售假窝点12个,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对无锡名优特产“甘露”青鱼、“阳山”水蜜桃等地理标志实施重点保护。全年共查处商标案件175起,移送17起,案值1261万。2017年6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办的中国商标金奖颁奖大会上,无锡市工商局荣获商标保护奖,是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4.积极维护出版物市场秩序。以少儿出版物、教材教辅、音像制品、工具书等领域为重点,市版权局全年累计出动检查执法人员14144人次,查缴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物2100余册,音像制品2352张(盘),版权类立案49起,罚款46.45万。加强版权、公安、工商、信电、旅游等部门的联动执法,以清查侵权盗版非法出版物为重点,开展了专门针对印刷、复制、发行市场的专项联合执法检查,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无锡蒋某等四人侵犯著作权案”入选省版权局“2017年度江苏省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
5.开展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专项整治。市食药监局严把互联网食品经营者的准入关,强化药品互联网信息和交易服务监管,联合公安机关成功查处1起淘宝店铺销售德国进口假药案件案,涉案金额300多万元。持续开展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治理,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消费终端多管齐下,重点对全市熟食卤菜、豆制品生产经营情况强化日常执法检查。加强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全年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样5509批次,其中食品生产领域809批次,食品流通环节2650批次,食品餐饮环节2050批次。开展药品安全监督抽样1330批次,其中国家级抽样80批次,省级抽样1200批次,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专项抽检50批次。加大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广告虚假违法广告的监测力度,全年监测并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广告累计54起。
6.强化口岸实际监管,防控涉外风险。无锡海关进一步加强风险布控,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龙腾行动”,实施优势企业品牌培树计划,以培育本土知识产权品牌精品为重点,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系统备案,“无锡小天鹅”入选国家海关总署“龙腾行动”。优化专项指导,指定法治联络员对接知识产权答疑咨询,并常驻无锡国际商会联络群专供法治服务。开展中美海关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在查验现场加强对输美企业、输美商品进行分析排查,重点关注出口跨境业务中发往美国的包裹,认真查验布控包裹的报关与面单信息以及品牌标识,联合行动期间共监管输美出口跨境货物5批,开拆包裹13个。市食药监局深入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重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突出进出口、重点专业市场、跨境电子商务等重点环节,严厉打击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处理日本辐射食品相关举报18件。
7.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市质监局深入开展“质检利剑”专项执法行动,紧盯消费需求旺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般消费领域和重点产品,开展了地条钢、农资、电线电缆、重点消费品、建材产品、建材、日用消费品、车用燃油、汽车产品及配件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健全“网上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工作体系,加强电子商务领域执法打假工作,联合市场监管及公安部门查处了违法生产假冒“海康威视”摄像机窝点,查获假冒标识物29000余个。2017年全市质监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38人次,检查企业854家,立案查处132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633.7万元,其中大要案18起,移送公安机关10起。
8.强化涉农领域专项执法力度。市农委持续开展针对种子、种苗、植物新品种、农药、肥料等农业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执法检查。积极采用“倒溯”方式开展对农资产品的执法检查,追根溯源清查了各类农资产品的进销货台账记录情况,重点检查种子、农药、兽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未标识的其他成分等侵权行为。全年共计下达《查案通知》27份,督办农资违法案件22起/次,办结涉农资类一般行政处罚案件2起。
五、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关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化一体化办案机制,细化知识产权纠纷立案标准,完善多元化举证质证方式,实施严格保护和精准施策并举措施,加快审理速度,同时注重严把批捕、起诉和监督关,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力度,让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真正成为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的强力保障。
1.全市公安机关围绕注册商标权和制假售假,积极开展互联网打假、打击假酒专项工作以及“云端”行动,以“打大、打多、打深”为主战目标,以展开专业化定向打击和发起专案集群战役为主战模式,持续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通过追源头、斩物流、毁网络,先后破获一批大要案件,摧毁一批犯罪团伙,捣毁一批犯罪窝点。全年全市共立各类侵权假冒案件297起,破1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6人,其中刑拘319人,逮捕127人,移送起诉289人。捣毁假冒伪劣犯罪窝点91个,涉案金额达7373余万元,在云端系统中,由公安部认定组织研判4起,参与研判75起。
2.全市各级法院秉持严格保护、分类施策的司法政策,主动应对知识产权保护新态势,妥善开展多类型案件审理工作。注重发挥司法主导指引作用,在典型案例中严控刑事处罚边界,在有效打击侵权的同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注重对互联网环境下新兴媒体大量存在的用户上传、转载、深度链接等新型行为性质进行界定,厘清了互联网环境下作品合法使用的边界,维护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发展保护;针对侵权恶意明显、侵权范围广泛、权利人主张合理的案件,全面推进全额赔偿方式以发挥裁判引导市场净化作用。无锡中院共新受理各类案件921件,审结930件,结收案比达100.98%。其中,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新收案件420件,二审知识产权新收案件65件,知识产权刑事请示案件3件。新收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商标权纠纷52件,著作权纠纷383件,专利权纠纷24件,不正当竞争纠纷5件,技术合同类纠纷2件,特许经营合同纠纷2件;新收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1件,非法侵犯商业秘密罪1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3件。
3.全市检察机关立足职能,内外借势,实现打击犯罪与主动服务有机结合。内部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化一体化办案机制,严把批捕、起诉和监督关;外部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案件的信息资源共享、案件移送、取证标准和案件定性等方面的协调与沟通,使知识产权保护职能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内外兼修,打击力度和服务成效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立体保护检察新模式初见成效。2017年,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9件46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件3人;分别提起公诉82件145人和25件55人。新吴区检察院办理的假冒“费列罗”巧克力注册商标案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列为“2016-201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
六、浓厚知识产权舆论氛围
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部门把握关键时点和关键环节,借力新媒体、丰富新手段、汇聚新亮点,由点及面地开展全视角、多层次、常态化知识产权全民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1.市知识产权局把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作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在无锡日报全文刊发了《2016年无锡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全市各级知识产权工作部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设立科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专题培训以及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积极向全社会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广泛投播知识产权宣传短片,覆盖全市两条地铁线路、公交车2600辆、出租车4000多辆、市中心2家主要影院和市民中心所有楼宇电梯,并在市民中心周边交通主干道路,通过大型户外展板的方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主题宣传。充分调动各市(县)区的积极性,上下联动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期间全市累计开展知识产权培训讲座13场,培训人员近1000人;组织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活动3场,累计制作发放宣传材料10000多册(份);各类媒体宣传累计覆盖人群近2400万人次。
2.市工商局围绕扩大区域品牌辐射效应,开展大众与机构相结合的宣传培训。大力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3·15”消费维权日和“4·26”知识产权日等大型活动,提升全民商标意识。“4·26”期间,制定发布了《2016年度无锡市实施商标战略白皮书》,向社会公众展示商标战略实施成果和举措。组织全市140余家商标代理组织和从事商标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召开全市商标代理组织行政指导会,通报了2016年全市商标发展情况,开展了商标代理组织诚信教育。
3.全市法院系统多角度开展法制宣传,强化全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托知识产权宣传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等传统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案件审判情况;通过普法宣传、以案说法等常规渠道,宣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念;利用新媒体、新平台,善打组合拳,多角度展现无锡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畅通多方沟通渠道,加强调研宣传及时反映审判动态,积极利用学术交流会、信息简报等形式展现无锡地区知产、涉外审判风貌,向上级领导和部门反映审判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帮助。
4.全市检察系统通过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检察法律服务点,结合运用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由点到面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宣传。在高新企业集聚度高、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强烈的无锡国家软件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宜兴市环科园以及部分外资企业先后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检察法律服务中心,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咨询、举报、维权、保护、协调等一站式服务,开通保护知识产权的绿色通道,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积极运用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宣传,借助现场咨询、知识讲座、开庭旁听等方式,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引导企业依法维权。其中滨湖区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同盟检察官办公室,并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同盟微信公众号,通过发布微案例、微信息,宣传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
5.无锡海关围绕职责,把握重点,创新形式展开宣传。抓住重点时间节点推进重点宣传,利用“1·24国际海关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8·8全国海关法制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等时机,深入校园和社区广场,宣传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相关规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增强中国公民海外形象的共同意识。依托重点场所环节开展重点宣传。在通关现场、旅检现场、重点快件等重点场所和环节发放知识产权宣传册,并运用航空器播放器播放知识产权等海关政策视频,前置法律法规宣讲;同时创新运用无锡新媒体“无锡发布”开展普惠式宣传,知识产权专题宣传半日阅读量即超1300次。
6.市版权局多载体、多形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制定了《无锡市2017年版权宣传活动方案》,召开涵盖管理、出版、发行及知名网店、实体店在内的销售商专题会议,探讨和交流版权工作。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利用传统媒介营造氛围,在人口密集地使用大屏滚动播放宣传视频和海报,在主要广场发放版权宣传册,专门设置“图书非法鉴定台”“版权登记咨询台”,深入社会基层,面向企业群众宣传“正版正货”。
7.市农委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农林执法良好工作氛围。开展了“放心农资进乡村、质量兴农保安全”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学习材料、最新禁限用农药产品名录、农家致富、手机助农手册、农业实用技术等宣传资料,向农户、养殖户宣传农业政策法规,传授养殖经验,并结合“连心富民、联企强市”大走访活动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现场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份,收到群众意见10余条。
8.全市药监系统点面结合开展舆论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大众氛围。组织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签订协议,共同组建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伍,走进全市小学和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为师生和公众讲解食品安全常识,提高防范意识。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开展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通过展示“双安双创”成果,开展食品安全“五走进”活动以及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调查,建立食品安全辟谣长效机制,普及食品安全教育。
9.市公安局以宣传造声势,营造积极的打击侵权假冒斗争氛围。各级公安机关深入厂企单位、社区居委等,先后开展了“3·15”和“4·26”“5·15”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分发手册,现场答疑等传统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还创新采用了现场讲课、大屏播放警示动画和幻灯片等方式;同时,针对互联网媒体讯息传播的新特点,和社会大众阅读习惯的新改变,在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互联网+”宣传,通过互联网和手机APP平台,在网络媒体开展宣传,放大公众认知度,提升人民群众识别和防范侵权假冒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10.市国资委积极组织下属国有企业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在注重产业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同时,力争以打造知识产权优势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制度,营造自觉自主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在不断加快知识产权创造的基础上,有序推动知识产权转化,持续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为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七、优化知识产权人才结构
2017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紧扣工作任务和管理需求,坚持学用结合,外引内联,推动知识产权战略意识纳入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全流程管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切实提高知识产权工作质量和依法履职的能力。
1.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市知识产权局组织17名同志参加省知识产权局系统新任干部培训学习,其中70%人员为街道、园区科技助理,有力地提升了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全市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系统共有61人取得专利行政执法资格。组织参加省执法能力提升班培训和省电子商务领域专利行政执法培训,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新领域、新业态的执法能力。2017年,全市共有6人获得江苏省知识产权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有16人通过国家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合格率达到24%,均在省内名列前茅。
2.推进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市知识产权局举办了为期5天的2017年度无锡市企业总裁和知识产权总监培训班,遴选了110多位来自重点企业的总裁和知识产权总监参加。培训班邀请多名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围绕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专利信息在企业的运用策略和方法、企业专利布局与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与资本运作、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与纠纷处理等热门问题进行专题讲解。针对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频发问题,举办了江苏(无锡)外向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专题培训,来自德国霍夫曼·艾特勒律师事务所、美国布林克斯律师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5位资深专家,围绕医药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诉讼、海外专利的无效程序规则和生物医药领域中国专利保护等四个专题,引导企业有效运用专利制度,注重专利的二次挖掘,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受到参训企业的热烈欢迎。
3.商标和品牌管理人才不断充实。市工商局积极推进国家级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品牌研究基地,开展无锡市品牌指数研究。承办了“2017年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任商标管理人员以及新申报省著名、市知名商标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商标工作负责人,共计65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普及商标战略理论和品牌发展经验,培育一批专业品牌管理人才,支撑我市品牌群体的持续、稳定增长。
4.审判业务培训助力知识产权审判尺度把控。无锡中院依托专业法官会议,定期开展案件研讨,提升专业业务水平。每月定期将手头上的新类型案件、疑难案件“清一清”,发挥集体智慧力量,理清案件审理思路;将合议庭有不同意见的案件就争议的事实集思广益,促进纠纷高效快速解决;将省院发改案件,总结发改原因,避免不必要的发回与改判,切实提升审判质效。组织全市知识产权审判骨干赴阿里巴巴集团、杭州互联网法院,杭州知识产权法庭进行考察学习,促进知识产权法官突破传统制度和固有思维,采用创新思维及时把握高新技术,借鉴互联网运营经验,为无锡地区长效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5.资源整合与研讨培训相结合,打造专业检察队伍。全市检察系统通过与上海社科院法学所、苏州大学法学院、江南大学法学院建立检(研)校知识产权共建平台,通过专业法律咨询、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专题调研等方式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参谋助手作用。先后组织“环太湖地区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与实践”“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专题研讨会,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的检察实践”“创新型企业的司法需求”“高新区检察院的职责与探索”“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理论建议”等主题展开研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为专业化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6.软件正版化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机关软件正版化,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永中Office 2016办公软件160件套,发放到市级机关88家单位。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市版权局联合市国资委,拟制《推进国有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计划》,建立“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平台,及时对企业总部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重点指导,组织各区举办软件正版化培训班共5次,共有52家单位165人次参加培训。
结束语
2017年,无锡积极贯彻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和强市战略,立足制度保障,聚焦创造运用,提升保护管理,强化宣传培训,知识产权工作全过程呈现务实发展、奋力进取的态势。
2018年,无锡知识产权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大力倡导以知识产权文化为重要内容的创新文化,积极推进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突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三大主题,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效能,努力以知识产权工作的新成效为“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注入新的不竭动力。